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
古代中国,等级森严,妇女称谓常随丈夫社会地位的高低而变化。据《礼记曲礼下》载: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”。后来更发展到“秩官即分九品,命妇亦有七阶”之说。七阶就是:“一品曰夫人,二品亦夫人,三品曰淑人,四品曰恭人,五品曰宜人,六品曰安人,七品曰孺人。”这些名称各有取义,如“夫”,扶也;“淑”,善也;“恭”,敬也;“宜”,当也;“安”,和也;“孺”,雅也。
古代命妇称谓
1
夫人
在周代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”。到汉代,列侯的妻子也称“夫人”,列侯死,子复为列侯,称“太夫人”。汉代皇帝的妾也称“夫人”。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,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“国夫人”;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“郡夫人”。宋政和二年(1112年)改变封制,定执政以上官员的妻子封“夫人”。直至明清两代,一品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“夫人”。
2
淑人
宋徽宗时定制。文官正、从三品的祖母、母、妻各封淑人。明为三品官员祖母、母、妻封号。清因明制,又增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。
3
硕人
妇人封赠之号。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,大夫以上封硕人。
4
展开全文
令人
宋政和二年,定外命妇封号为九等,即国夫人、郡夫人、淑人、硕人、令人、恭人、宜人、安人、孺人。外命妇之号有九等,令人居第五等,大、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。
5
恭人
在令人之下,宋制中散大夫至中大夫之妻封恭人,亦为元六品、明清四品官员之妻的封号。如系赠封母或祖母,则称太恭人。又清制:宗室之奉恩将军妻亦封恭人。
6
宜人
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,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,其母、妻封宜人;武官官阶相当者同。元明后,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,元代七品封宜人,明清五品封宜人。
7
安人
在宜人之下,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。明清时,六品官之妻封安人。如系封与其母或祖母,则称太安人。
8
孺人
据《礼记。曲礼下》记载: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”。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,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。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